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
您现在的位置: 东部法制网 >> 文章中心 >> 评论 >> 正文
“劫贫济富”扶贫干部敛财良心何在?
作者:唐糖    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14/1/11           ★★★

“劫贫济富”扶贫干部敛财良心何在?

因涉嫌贪污、受贿、诈骗,昨日,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原主任范增玉在市一中院受审。据了解,检方指控的范增玉涉案金额共约6000万,除一笔10万外,其他均与山西女商人丁羽心(曾用名丁书苗)有关(凤凰资讯110报)。

范增玉与丁羽心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认识后,就上演着捞人、骗钱、落井下石的戏码。在范增玉这里,笔者算是了解了何为攻于心计,何为人为财死。作为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的原主任,为了捞到一切可获得利益,范增玉可谓绞尽脑汁、费劲心思,昧着良心私吞一笔笔巨额扶贫款。作为原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的主任,范增玉一定见多了真正贫困潦倒的需要救济的群众,那些没能上学的孩子,那些卧病在床的老人,那些没有自理能力的伤残人士,那些因发生自然灾害而备受煎熬的人……范增玉也一定去过或者听说过破落的甚至需要自带座椅的教室、岌岌可危的民房、至今没能有交通工具进入的山区……看多了如此景象的范增玉却为何做着“劫贫济富”的勾当,昧着良心大肆敛财?而范增玉之流又为何能一次次将黑手伸向扶贫款?

笔者不得不说,除了个人因素,监察力度的不够,相关流程的不严谨等都是一定原因。基于老百姓的白拿的弱势心理,被举报的事件很少发生。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大肆打击贪腐,加大监察力度,扶贫“黑洞”也不断被牵出,但是还是存在不完善的地方,不免一些漏网之鱼逍遥法外。常言道,中央划拨一头大象,到省里变成牛,到县里变成羊,到乡里变成鸡,到村委会再拔毛,到需要的人手里可能无毛鸡都没有剩下。我国的扶贫工作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,国家扶贫资金也随着财政收入而逐渐递增,仅2012年中央财政用于农村贫困地区的综合扶贫投入就达2996亿元。而仅2012111月,我国检察机关查明的涉农惠民领域的贪污贿赂案件涉案金额达27.7亿元。这样的数字,只是富了官员,而坑了百姓。

笔者认为,抵制层出不穷的贪腐,还需更多努力,首先要着眼于“治”,营造“不敢贪腐”的氛围 。其次关键是“防”,建立“不敢贪腐”的社会运行机制健全行政管理机制,加大监督制约力度,透明流程,资金动向及时给予公布。再次是强化各个干部的道德意识,构筑一道拒腐防线让范增玉之流不敢贪,也不能贪。

  

新闻来源:

作者:唐糖

 

 

文章录入:琳琳    责任编辑:zhy 
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   网友评论:(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
    数据载入中,请稍后……

     

   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总编信箱 | 友情链接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公告 |

    copyright: 2012-2029 dbfazh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19001903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