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
您现在的位置: 东部法制网 >> 文章中心 >> 特稿 >> 正文
内蒙古武川:扶贫资金为何扶不了贫
作者:佚名    文章来源:祖国网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16/8/23       ★★★

内蒙古武川:扶贫资金为何扶不了贫

来源:祖国网

   《祖国》杂志内蒙古呼和浩特报道(记者 马正乡  实习记者 李瑞堂)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用途,就是为了扶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,让贫困户在扶贫资金的扶持下,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提升。然而,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武川县,记者调查发现,这里的一些投资数百万元的扶贫项目,贫困户却没有因为扶贫而得到真正的实惠。
    八股地是武川县哈乐镇的一个行政村,有19个自然村。2012年,八股地村实施“整村推进”扶贫项目。据八股地村干部介绍,该村的“整村推进”项目包括建设一座投资近三百万元的规模养殖场,还有免费投放的二百多只优质种羊。养殖场建成后,连同二百多只种羊,一起交给一家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。然而,不到一年时间,合作社以亏损为由不再经营,将养殖场转让给别人经营,二百多只种羊也不见踪影。
    八股地村干部说,当时优质种羊的价格在每只七八百元,二百多只就二十多万元。这些种羊本来是扶持贫困户,现在却没了踪影,村里的贫困户自然一分钱也没有见到。所建的养殖场,目前租给了另一个养殖企业,村里每年收取5万元的租金。而这些租金究竟用到了哪里,谁也不清楚。不过可以肯定的是,绝对没有用到贫困户身上。养殖场加上二百多只种羊,共三百万元,四年时间过去了,国家财政的这笔专项扶贫资金,却没有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。
    与八股地村类似,武川县大青山乡的大兴有村,是个960口人的自然村,2012年,该村也推行了“整村推进”扶贫项目。据大青山乡副乡长李世俊介绍,该村“整村推进”项目主要是建设一座投资420多万元的规模养殖场。与八股地村一样,这个养殖场建成后,承包给呼和浩特市一家私营养殖企业,每年收取8万元的租金。目前,仅收取了今年半年的租金4万元。该村村主任表示,这4万元计划用于给贫困户缴纳医疗保险和养老金,但由于缴纳医疗保险和养老金的时间还没到,因此,这笔钱目前还存在村集体账户上。不管如何,国家420万元扶贫资金,四年过去了,贫困的村民还没有得到任何好处。420万元,每年只能收取8万元的租金,需要53年才能收回成本,更不用说效益了。对此,李世俊副乡长也只是无奈地一笑。
贫困户没有享受到扶贫政策好处的,不仅是这些“整村推进”的扶贫项目。2006年,武川县用扶贫资金在哈乐镇建了一处新农村,作为生态移民搬迁项目,该新农村为附近村庄贫困户所建设。每户一间新瓦房,贫困户村民如果购买,每间只需交付8000元钱。然而,记者采访发现,居住在这里的贫困户村民并不多,却有许多呼和浩特市市区以及武川县城的市民在这里居住。据当地村民介绍,由于这里环境优美,空气新鲜,许多市民将这里作为度假休闲的处所。本来属于贫困户居住的新农村,却成了市民的“福利房”。同时令人奇怪的是,真正属于贫困户的,却需要花12000元购买一间瓦房。对此,武川县扶贫办一位工作人员也予以认可。他表示,这可能是有村民购买之后,不愿意居住,然后又将房子卖了出去。卖房的同时,也适当地进行了加价。
    本来是为贫困户建设的房屋,却被城里的市民以贫困户的价格买去,当做度假休闲的去处。而真正的贫困户,却还要用高出几千元的价格,买本属于自己的房子。也就是说,扶贫资金并没有真正“扶贫”,而是“扶富”,这确实让人感到难以理解。
    武川县扶贫资金为何扶不了贫?原因可能有多种,扶贫项目缺少科学论证、监管缺失不到位,甚至有人从中牟取私利等等,可能是其主要原因。也正是武川县出现的这种情况,“精准扶贫”更显示出其科学性和针对性,也是扶贫工作的正确选择。但愿在“精准扶贫”这一扶贫工作思路下,扶贫资金能真正地落到实处,真正起到扶贫济困的作用,真正达到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的。

 

 

文章录入:琳琳    责任编辑:zhy 
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   网友评论:(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
    数据载入中,请稍后……

     

   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总编信箱 | 友情链接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公告 |

    copyright: 2012-2029 dbfazh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19001903号-1